一、行业概念概况
玻璃深加工指对平板玻璃原片进行物理或化学再加工,赋予其新功能(如钢化、镀膜、夹层等),主要设备包括钢化炉、镀膜设备、切割系统等。下游应用涵盖建筑、光伏、汽车、家居等领域。行业处于深加工玻璃产业链上游,技术壁垒高,设备非标准化特征显著。
二、市场特点
技术驱动:设备向智能化、自动化升级,如全自动机器人检测仪的应用提升生产精度。 集中度高:国内头部企业(如洛阳北玻、杭州精工)与国际巨头(Glaston、LISEC)主导市场,品牌效应明显。 区域需求不均:经济发达地区(长三角、珠三角)需求更旺盛。 弱季节性:仅受建筑施工周期(假期、雨季)小幅影响。三、行业现状
市场规模:2024年市场规模稳步增长,国产设备凭借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抢占全球份额。 竞争格局:国内企业占钢化设备市场主导地位,但高端镀膜设备仍依赖进口。 核心企业: 洛阳北玻:钢化设备、真空玻璃技术领先; 杭州精工:专注高效钢化炉研发; 兰迪股份:布局真空玻璃及镀膜设备。 利润水平:设备行业毛利率约30%-40%,深加工玻璃因节能产品渗透率低(不足30%),利润空间较大。展开剩余47%四、未来趋势
智能化升级:AI控制、物联网技术集成将成标配,降本增效需求推动设备更新潮。 绿色节能导向: 政策驱动下,节能玻璃(如Low-E镀膜)需求爆发,预计2030年前年均增速超30%; 光伏玻璃、新能源汽车玻璃拉动设备新增量。 全球化竞争:国内企业加速出海,凭借性价比争夺新兴市场。五、挑战与机遇
挑战: 技术壁垒:高端镀膜设备核心技术被国际企业垄断; 渠道壁垒:客户认证周期长,新企业难突破; 成本压力: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设备利润率。 机遇: 政策红利:"双碳"目标推动建筑节能改造,节能玻璃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(当前不足30%,欧美超80%); 新兴需求:光伏产业扩张带动TCO镀膜设备需求,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翻倍; 技术替代:国产智能化设备替代进口潜力大。在这个过程中,博思数据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,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、及时的市场分析和建议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股票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